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市内路上的车并不算多。偶尔在路口红灯等待时,可以看到旁边公交车身上的各种广告。打开手机,看到一条新闻,Intel宣布取消Broxton和SoFIA今年的产品计划,未来可能放弃智能手机市场。一瞬间,居然回想起20多年前第一次在公交车身上看到的一句话: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没错,这篇文章和Intel有关。这个芯片巨头,在移动领域的起起伏伏,我也算是参与其中。如果真的就这样放弃了智能手机业务,也不免有点唏嘘。
2010年之前,在自己从事的手机圈,Intel这个名字唯一一次被我注意到,是他们在2006年把xScale架构处理器部门卖给了Marvell。之后,Marvell凭借xScale架构的卓越性能以及TD-SCDMA曾经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有过短暂的机会,很快,这个江湖就彻底变成了Qualcomm和MTK两家的游戏。Intel应该差不多已经被大家遗忘了。
2010年开春,在我们紧锣密鼓的做着OPhone的时候,有一天去听了一个会,进会议室,看到PPT上的角标,居然是Intel。那是第一次知道Intel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处理器规划。不久,随着沟通的深入,我们真的考虑,是否用Intel的处理器来做一个智能移动终端。
当然,那时候I家的芯片,问题是相当的多,虽然已经是针对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代Moorestone芯片,但功耗,系统架构,通信模块都不够成熟,还没谈应用兼容的事儿呢,因为,当时Intel的想法还要做Meego操作系统,兼容Android还没放到计划里面。。
种种原因,我们勇敢的踏上了这个未知的方向,我们预计会有很大的坑,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坑会多大。。总之,我们上路了。从10年的春末夏初开始启动产品计划,两次去美国跟Intel沟通产品方案,差不多看着Intel负责移动业务的老板换了几茬,终于,我们在11年初做了一个决定:
——停止当前的Moorestone平台的产品研发计划。
因为,
——这个平台,和这个产品,实在太不靠谱了。
尝试新东西是有代价的,我们停止了Moorestone平台,但是我们同时也开始了新的尝试,要用Intel的第三代移动SOC,平台代号为Medfield的Z2460做一个真正的智能手机。
这次是更为认真的评估立项,从ID设计,到系统架构,通讯模块,散热处理,我们都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和计划。同时,这一次,我们很坚决的要上Android系统,我们的目标是做全球第一个x86架构的Android智能手机!
在10年我们开始跟Intel合作Moorestone平台时,我们提出的最大问题除了功耗,还有就是没有基带芯片,于是那年8月,Intel宣布收购了Infineon的无线通信业务。不会做还不会买吗,我们只能说,大Intel真有钱。。
在11年,我们说我们还是要用Medfield做个主流的智能手机,要上Android系统,于是那年,因为Nokia和Intel的退出,Meego系统也暂缓了在Medfield平台的计划。所以,我们的新手机的定语,不用加Android了,——全球第一个x86架构的智能手机!
2012年的CES,Intel的Keynote上,联想K800亮相。那款机器销量不怎么样,但的确是一个里程碑。坦率讲,这款手机最大的光环就是Intel Inside,但限于平台的竞争力,想要用这样一个产品站上旗舰舞台,还有很多路要走。
有了第一次,就很容易有第二次。K800的研发经历,让大家有些担心,于是当年的下半年旗舰产品K860,我们选择了三星的Exynos 4412。但是和三星合作的另外一个忧虑,供应优先级问题,也时不时提醒我们,自己不够强大,就容易被人欺负。。2012年6月,我们最终还是又一次赌上了Intel的大船,启动基于新一代Atom平台 CloverTrail+ 的智能手机,代号K5。
对于Android智能手机,对于Intel平台,团队也算是有丰富经验了。那年8月,双方的各级老板在大连开了一个K5项目的kick off,我拿着刚刚上市的K860给Intel的兄弟们展示了一下当时的超级相机,算是给K5先定了个基准要求。接下来的几个月,双方已经彼此非常熟悉的工程师们,齐心协力,又憋出一个大招。2013年的CES上,K900正式发布。对了,当时发布联想K900的两个人,一个是陈旭东,另一个也叫冰冰。
高潮之后往往紧接着就是离开。K900之后,4G开始迅猛发展,运营商政策的调整,中国市场的迅速饱和,互联网品牌智能手机的全面崛起,这个行业的变化更令许多人开始迷茫。我的感觉,Intel似乎在刚刚看到机会时,又被这个市场的冲击下,有点找不到调了。从这之后,联想的高端智能手机产品最终还是回到了主流的高通旗舰平台上。而Intel,除了在平板电脑上寻找到合作机会,智能手机上的合作,只是寥寥一两款。
最近两年,虽然我们还是时不时了解Intel的移动终端SOC的规划,但总感觉差着点东西。Atom平台的规划是在持续前进,从Z2xxx到Z3xxx,但是我看到的,更多是推迟,而不是激进的提前。从做ZUK开始,对单一产品的极致要求,对用户生态的长期支持需求,更决定了,我们不会去踩一个非主流的平台。看到华硕的ZenFone这两年用Intel平台玩的很嗨,但心里清楚,我们如果要以中国市场立足,可能注定无法走这条路。
去年底看了Intel的最新规划,那个原计划全新设计的SOC Broxton又推迟了,加上Intel开始大谈Real Sense,5G等更遥远的黑科技,我隐隐觉得,可能智能手机这个坑,Intel最终还是会决定不填了。确实,耗费了几百亿美金投入,超过5年时间,如今连个other都不一定排的进去的市场,也确实太难了。。
虽然有点为Intel遗憾,但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冤。一个PC时代的芯片巨人,所服务客户的产品都更多集中在生产力工具。当消费市场开始大行其道时,用固有的商业逻辑来竞争,免不了是要吃亏的。但是Intel好在有相当深厚的基础研发积累,所以,看未来5年,10年之后,未必不是另一番新气象。
在没有到达目的地时候,每个十字路口的暂停,都是为了下一个出发。
灯,等灯等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洼县打印机价格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