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上海国际赛车场将迎来第15届F1中国大奖赛。从2004年首入中国时的“看热闹”,到热度散去后的瓶颈再到近几年的稳步发展,F1中国大奖赛见证中国赛车运动从牙牙学语的孩童成长为了亚洲赛车运动的新生力量。
随着F1进入新时代,中国成为F1拥有方自由传媒的重点关注市场。在赛事、车迷和品牌的推动下,进入第15年并且签下新合约的F1中国大奖赛拥有令人憧憬的未来。
精彩的比赛和多变的天气,回顾15年中国大奖赛
谈到F1中国大奖赛的发展和未来,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15年里比赛的精彩性。毕竟作为一场体育赛事,比赛本身的精彩程度和可看性是办赛的核心也是吸引车迷的关键。
2004年,首入中国的F1在票房上获得开门红。虽说首年办赛时“看热闹”观众的比重远大于真正的F1车迷数量,但高速的赛车和V10引擎的轰鸣声在那时就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06年,一场精彩的雨战成为F1历史中的一块里程碑。迈克尔-舒马赫在2006年的秋雨中对费尔南多-阿隆索和吉安卡洛-费斯切拉的关键超越帮助“七冠王”在上海夺下生涯最后一胜。一年后,同样的雨水搅局让刘易斯-汉密尔顿遗憾退赛,成为了基米-莱科宁赛季大逆转的转折点。
2011年汉密尔顿对维特尔的致胜超越,2012年尼科-罗斯伯格在一场领跑多次出现变化的比赛中夺下个人首冠,还有2013年阿隆索在“省胎大战”中的冠军,中国大奖赛始终充满精彩画面。
进入V6时代后,梅赛德斯开始了中国大奖赛的统治。向来在上海国际赛车场颇有心得的汉密尔顿在过去四年中三次获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上海滩之王”。
频繁超越和赛道多变的天气,中国大奖赛是现今F1赛历中的一大精彩性保证。
车迷热情反应F1在中国的发展
在2004前,虽说更为开放的中国市场已有地区性赛事,WRC甚至将世界锦标赛带入中国。但在当时依旧处于汽车市场“爆发式发展”初期的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还刚刚开始。但好在F1合约为期7年,中国有充足时间和稳定的平台发展这一项“新兴运动”。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当属车迷。
如同迈克尔-乔丹之于NBA,“车王”舒马赫在F1进入中国之初成为几乎所有车迷的心中偶像。许多人现场观赛就是为了亲眼目睹赛车运动的“史上最佳”。但随着F1每一年的造访和较为固定的直播,不同的车迷群体逐渐开始出现。近年来,看台上的横幅、车迷的装扮和车迷的“蹲点”和“接机”标志着F1文化在中国车迷中的加深。过去几年中,甚至有多位车手公开称赞中国车迷的热情。因此,车迷群体作为F1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15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
除此之外,大众对于F1和赛车的了解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舒马赫和在2006年的退役曾经一度让中国大奖赛的票房走低,与此同时冠名赞助商中国石化的提前解约也进一步为比赛蒙上阴影,甚至一度出现比赛停办的传言。但随着车迷数量的积累和F1在中国的发展,冠名赞助商已不再是一个难题,比赛也成为“上海体育赛历”上固定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数家中国企业对于F1的赞助也从侧面印证着中国大众对于F1和赛车在了解上的加深。
相比2004年F1中国大奖赛首度举办和如今的第15次办赛,F1和赛车在中国的认知度都已经经历了极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比赛周末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上海赛车场“上”字型的赛道。从最初的萌芽期,到几年后一度遭遇瓶颈,F1中国大奖赛在今天已步入稳定的发展。
新时代的F1为中国大奖赛带来更好的未来
虽说15年的发展后,F1和赛车在中国依旧还是一项小众运动。但从诸多角度和改变来看,本赛季正式进入新时代的F1将为中国大奖赛带来更好的未来。
首先,各大品牌对于中国十分看重。面对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将F1作为宣传平台的汽车品牌需要在中国对于品牌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对于诸多赞助商来说,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也是其渴望抢占的新市场。
结合日益增加的中国F1车迷群体和普通大众对于F1的认知,F1也逐渐成为一些品牌在中国市场宣传战略的一部分。拥有莱科宁作为代言人的某芬兰饮品品牌就选择在中国大奖赛的预热期登陆中国市场。由此可见,加快F1在中国的发展对于代表这一项赛事内“金钱世界”的各大品牌来说颇为关键。
好在上赛季入主F1的自由传媒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F1商业总监肖恩-布拉切斯已多次将中国列为重点市场之一。而且随着F1新时代的到来,改变已经慢慢出现,而它们的出现预示着F1在中国拥有更好的未来。
从本赛季开始,F1在时隔5年后重回中央电视台。虽说部分比赛将在收费的CCTV5+播出,但CCTV的影响力和传播度意味着F1的观看人数和车迷数量有望迎来又一次大幅增长。
同时,十分重视新媒体传播的自由传媒也在中国大奖赛前夕正式开通官方微博与微信,用更为“接地气”的方式宣传这一项世界运动。除此之外,将在本周进行的F1历史首次多日车迷节将在上海的市中心用完全不同与以往的方式吸引着人们对于F1的关注。这一些改变无不预示着F1在中国市场即将迎来全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过去的15年里,F1在中国经历了从零开始的起伏发展。在这期间,车迷群体和人们的认知度随着比赛的进行得到增长。而随着一系列新变化和新动作,15岁的中国大奖赛拥有令人期待的未来。
Copyright © 大洼县打印机价格交流组@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