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打印机价格交流组

并购一周年 联想接盘IBM x86捡了大便宜?

晨哨并购2022-08-03 02:46:41

2014年9月22日联想集团对外宣布并购完成,用时8个月整合吸收了IBM x86业务团队的7500人,原有x86服务器负责人Adalio Sanchez亦加入联想。短短一年后,联想x86服务器业务运营状况如何?新收购的产品线能否扭转联想服务器业务的颓势?

回顾2014年10月的中资企业跨境并购市场,联想的这次收购引来了IT界和投资界的热议。除了惊叹中资海外收购的大手笔之外,。


此前2005年同样是联想,收购了同样是IBM旗下的ThinkPad产品线,那一次联想用了8年时间整合盈利,而这次收购中联想到底是捡了大便宜还是做了“接盘侠”? 一年的时间对于并购的成败盖棺定论为时尚早,但是当我们结合一年后联想在服务器市场的表现管中窥豹,或许能获得一些启发。


众所周知,2012年联想明确了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和服务器的三大支柱业务核心的战略架构。在这个框架中,联想的个人电脑产品线早已是全球老大,即便在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连年衰退的大背景下,联想仍然拿下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0.6%(IDC, 2014Q3);由于定位目标市场高度重叠,移动业务与个人电脑业务业绩互为消长,2015年第一季度联想移动业务以5.6%的出货量市场份额(IDC,2015Q2)徘徊在全球第三的位置;而在服务器市场上,2012年组建的ThinkServer部门,出货量一直排在许多国内厂商之后。


而IBM虽然全球硬件设备利润下滑严重,但其服务器技术储备依然扎实,IBM x86服务器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上仍然占有8.1%的市场份额。因此,此桩收购最显而易见的目的无非是用IBM服务器产品打开联想服务器业务的局面。除了弥补服务器业务板短板的需要,联想还希望能“借船出海”,利用IBM x86服务器在海外,特别是美国市场的认知度打开全球市场的大门。


另外,在国内企业级IT市场“去IOE”的大趋势下,联想的收购也可能为联想跟进收割IBM带不走的客户,从而跻身国内服务器及云计算市场的三强。在联想宣布收购完成一年之后,我们不妨从以上角度梳理一下此桩收购的效果。


双方各取所取,营收“双赢”
在2013年,IBM准备出售的这块业务给IBM造成了2640万美元的亏损。而根据2013财年第3季度的财报,IBM实现营收237亿美元,同比下滑了4%,而硬件业务则下滑了17%,而且硬件业务的营收在IBM整体营收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不足10%。而联想这边,2014年8月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第一财季营收103.95亿美元,净利润2.14亿美元。在这场新的并购中,联想付出了23亿美元,获得了年50亿美元的新增营收。从这些数据来看,这似乎是一笔“双赢”的买卖,IBM成功甩掉了亏损的硬件部门,换来20亿美元现金;联想从账面上看获得了巨大市场,在全球服务器的市场份额也将由第六位跃升到第三位。


“去IOE”下的联想中国市场份额劲增
在中国市场“去IOE”的大背景下,即便联想不选择收购,IBM的低端服务器业务市场已经在被华为、浪潮等国内厂商瓜分。在IDC所做的2015年二季度的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出货量排名中,联想同比增长9.89%,毫无悬念的一跃成为第一,显示出并购后IBM系服务器产品线的竞争优势。从出货量数字来看,联想的并购助其有效获取了IBM带不走的国内市场。除了硬件服务器市场,云计算市场也是联想企业级市场的重点。IBM低端服务器技术无疑可以帮助联想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内化成本。


联想的全球品牌认知度和美国市场准入存疑

作为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在并购中体现在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溢价部分,而联想收购后如何将此溢价变现却绝非易事。2015年6月,著名IT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了一篇名为《How Perceptions of Lenovo and IBM Have Changed Six Months After the x86 Server Acquisition》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基于Gartner问卷调查部门的194份问卷反馈数据,受访者中有63%过去一年内参与过企业硬件采购决策,而55%是原来IBM服务器业务的客户。


报告认为联想并未被客户认为是x86服务器的首选厂商。2014年时只有2%的受访企业将联想服务器作为首选,而2016年预计会有8%的受访者会选择联想服务器产品,虽有所增长,却不足以带来品牌价值,而戴尔和惠普总计占据了72%品牌认知度。这份问卷同时发现,虽然IBM x86服务器已经出售给联想,仍然有38%的企业将IBM作为首选云计算方案品牌。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IBM公司的服务器业务被中国联想集团收购后,美国海军正考虑在一些武器系统中停止使用IBM服务器。,但是收获IBM服务器既有市场则是另一回事。,未来这些IBM客户的流失率值得进一步关注。


联想客户管理体系展现优势
客户服务跟客户关系管理向来是联想在个人电脑和移动业务中的强项,在企业级客户的心目中联想似乎也做得不错。同样是在Gartner的这次调研中,联想x86服务器客户对于联想客户服务管理质量满意度达到52%,而这恰恰也是IBM所不擅长的。数据显示联想的客户服务体系认可度更高,更有利于IBM x86服务器产品线的延续。


联想整体业绩下滑的系统性风险
除了服务器业务本身的因素,联想整体业绩的走势也势必左右着并购后期的整合以及并购的长期成败。2015年8月13日发布的联想2015-2016年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显示,联想集团营业额为107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3%,净利润却同比下跌51%至1.05亿美元,未达到预期。


这也是近几年联想财务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具体到全球个人电脑及平板电脑市场显著放缓,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增长减慢、竞争加剧,给联想集团经营带来较大压力。整体业绩的下滑无疑会对收购后期的整合带来影响,已经有传言联想未来一年会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3200名非生产制造员工。


回顾ThinkPad收购,不做“接盘侠”
2005年联想集团在收购IBM ThinkPad之后,整合期花了八年,并购后的业务连亏三年,杨元庆为首的联想领导层曾经背负各种争议,经过三年的治理结构调整,逐步扭亏为盈,第四年才开始高速增长,直至2013年才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坐上全球个人电脑行业头把交椅。


结合来看2014年的IBM x86业务部门的收购,虽然短期看可以获得IBM部分市场份额,但并购后的市场份额的持续性、技术优势、以及品牌的继承性能否实现尚未可知;另外,并购带来的团队流失、治理结构磨合等内部风险也可能带来巨额成本。如何系统统筹管理并购的中长期成本与风险控制,也许联想可以从当年ThinkPad并购案中借鉴许多。


Copyright © 大洼县打印机价格交流组@2017